哼着不知从哪里听来的、不成调的小曲,给熬煮红豆沙的灶膛里添了
柴火,又去检查旁边正在冷却的
白色布丁。
念念蹲下
,接过草蛐蛐,眉眼弯成了月牙:“谢谢小丫,真好看!待会儿姐姐给你留一碗酒酿圆子,好不好呀?”
这便是虞允念。
毫无规律,有时几天一次,有时一天几次。
口会变得沉甸甸、胀鼓鼓的,甚至……甚至偶尔还会有
意透出衣衫。
这感觉……从她在这镇上醒来后不久就开始出现。
“阿婆,您的杏仁茶好啦,多加了些您爱的桂花蜜!” 一个清亮
糯的声音响起。
她腰间系着条洗得发白的碎花围裙,正手脚麻利地将一碗热气腾腾的糖水端给一位
发花白的老婆婆。
,弹指而过。
她
得很认真,连桌角
隙都不放过。
这样的雨天,最适合窝在屋里,看看话本,或者……什么都不想,就这么发呆。
虽然脑子里空空如也,过往一片空白,却莫名其妙会
一手极好的糖水甜点,便开了这家小小的糖水铺子维持生计。
虞允念,不,念念闻言,脸上飞起两朵红云,连忙摆手,声音细细的:“阿婆您别打趣我啦,我、我就是个孤女,哪敢想这些……”
没一会,铺子里的喧嚣声仿佛骤然低了下去,一种无形的、令人心悸的静谧感无声蔓延开来。
si m i s h u wu. c o m
幸好这胀痛通常持续不久,疏解之后便会轻松很多,只是那汁
……带着一
连她自己都觉得过分甜腻的
香,让她又是困惑又是脸红。
“哎哟,谢谢念念,就属你记
好。”阿婆笑眯眯地接过,又压低声音,“念念啊,东街那个卖豆腐的李家小子,今早又偷偷往你铺子门口放了两块
豆腐,我看那小子是对你上心咯!”
说起这,她发现自己似乎不太擅长和年轻男子打交
,每次对方多看她几眼,或者靠得近些,她就会莫名紧张,
也有些异样。
一开始她吓坏了,以为自己得了什么怪病。偷偷检查过,却看不出任何伤口,只是那胀痛真实存在,而且……她红着脸确认过,挤压时,确实会有少量
白色的汁
溢出。
事实上,她有很多特别的地方。
她若有所觉,下意识抬起
。
傍晚时分,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。
江南水乡,杏花烟雨,一座名为“锦溪”的小镇临河而建,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温
。
她甩甩
,把这点莫名的情绪抛开,继续忙碌。
她只记得自己的名字里有个“念”字,大家便都叫她念念。
或者说,是十年前在那绝
前诡异消失后,如今失去了所有记忆,只知
自己叫“念念”的虞允念。
送走阿婆,她拿起抹布,开始
拭小桌。
“好!”小丫
欢呼着跑开了。
念念对此早已习惯,只觉得小动物们都很可爱。
“念念糖水铺”就开在镇子最热闹的街角,铺面不大,却总是飘着甜丝丝的香气。
看着小丫
的背影,虞允念有些出神。
可偶尔,心底深
会泛起一丝极淡的、说不清
不明的怅惘,仿佛遗落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。
偏偏
口传来一阵熟悉的胀痛感。
说话的是个穿着杏色布裙的姑娘,约莫十七八岁的模样,眉眼弯弯,肌肤瓷白,笑起来时颊边有两个浅浅的梨涡,像盛了蜜糖。
屋檐下挂着的风铃叮当作响,声音清脆。
街角那只总对着路人龇牙的大黄狗,一看到念念,就会乖乖摇着尾巴凑过来,蹭她的裙角。
这太奇怪了!她一个云英未嫁的姑娘家,怎么会……怎么会像生了孩子的妇人一样?!
送走最后一位客人,她坐在柜台后,托着腮,看着窗外雨丝落在青石板上溅起的水花。
连屋檐下那窝刚孵出来的小燕子,都格外喜欢冲她叽叽喳喳。
她不知
自己从哪里来,也不知
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锦溪镇外的河边,被镇上的绣娘柳姨捡到。
又来了……她微微蹙眉,下意识地用手臂环抱了一下自己。
“念念姐!念念姐!” 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丫
举着个草编的蛐蛐跑过来,献宝似的递给她,“送给你!我娘说你
的桂花糕最好吃啦!”
她不敢告诉任何人,包括待她如亲女的柳姨。这事实在太过羞耻和诡异。她只能偷偷用厚厚的布条紧紧缠住,盼着这莫名其妙的“
病”能自己好起来。
铺子前支着个小摊,摆着几张小木桌,此刻正是午后,阳光

的,零星坐着几个歇脚的街坊。
她打了个小小的哈欠,眼角沁出一点生理
的泪水。
只见铺子门口,不知何时站了一位男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