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到苏国平前贺焱其实有些忐忑,虽然妈妈很好,但外公外婆舅舅舅妈毕竟不是亲的,他不知
他们会不会喜欢他。
所以他们公社的人除非要办事,一般不往县里去,当然,市里也去的少,乡下人进城不容易啊。
说话间,牛车驶入了苏家咀大队。
        苏父苏母收到红包后也会给他们寄东西,但他们手
光有钱没用,没票照样买不到好东西,只能给苏婷他们寄土特产。
        所以苏家盖房子,原
真没怎么出钱。
        记分员这工作,说起来算得上
面,但实惠不多,记不了满工分,所以大队里很多记分员还要下地干活,否则年底分到的粮食未必够吃。
“那咱们拉钩。”苏国平伸出小指。
出钱最多的是老两口,然后是老大苏国安,这是老实人,特别勤劳肯干,满十六岁就能拿满工分。苏国平比大哥差不少,但男人在工分上有
        当然那也是因为村
人少,到村中央,房屋明显密集许多,基本都是土坯房,房屋低矮,屋
压着厚厚的稻草。
        苏国平知
兄妹俩年纪虽小,这几年却跟着父母去了不少地方,说
:“在这上面,舅舅我不如你们啊。”
但最后这种住得未必有土坯房宽敞,兄弟多了总要结婚,结了婚总要生孩子,一个小家庭能有一间单独的屋子就不错了。
临过年地里没什么活,大队里的人基本都在放假,只是天气太冷了,中午大队里还有点人气,到这个点全躲家里了,外面路上没什么人。
        “对啊,我说话算话。”贺焱拍着
脯说。
拉完勾,苏国平嘿笑着说:“你快点长大,舅舅以后就指望你了。”
“拉钩就拉钩,”贺焱也伸出小指说,“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!”
        原
懒是一点都不
,要不是这样,苏父也不会想办法给她找个记分员工作,能挣几个工分是几个。
        他觉得虽然有点傻,但看他的眼神坦
里带着亲近,要是外公外婆都跟他一样,贺焱觉得他会喜欢他们。
但这一路聊下来,贺焱悬着的心放下来了一半。
        三年下来,他们手
也攒了一笔钱。
贺焱好奇问:“你也没有去过吗?”
        但这笔钱苏父苏母还没有动用,他们家房子盖得也早,当时原
还没遇上贺东川,听从父母的安排,在大队里当着记分员。
        但原
好吃懒
,在这上面,她比苏国平还懒点,后者虽然也不太愿乐意干活,但为了口粮,该干活的时候不
糊,只是时不时会找点理由偷懒。
        当然,以原
的懒惰,年底有分红是年景特别好的时候,而且她工分少,分到的钱也不多。
        “市里去过两回,  但我上车就犯困,  一路睡到终点站,  
本不知
经过了哪里,  其他地方就没去过了。”
年底分粮本来就是人六工四,两边凑一凑,分到的口粮勉强够她吃的,要是年景好,年底还能分到点钱。
        中间也零星分布着几栋砖瓦房,这年
能盖得起砖瓦房的,都是家境比较好的,要么是大队干
,要么家里有孩子出息了,或者家里兄弟多,且个个都勤快,一家子凑一起盖的房。
        因此听到苏国平这么说,贺焱安
:“没事,等我长大了,带你去别的地方。”
这几年她没有固定给苏家老两口生活费,只逢年过节给他们包个红包,算是孝敬。每次钱给的都不多,怕给多了把人心养大,但也不算少,零零散散加起来,一年一百多是有的。
        苏家也是砖瓦房,他们能盖起房子,有苏父在大队当干
的原因,也有苏家两兄弟长得人高
大的原因,但跟苏婷嫁得好没太大关联。
“真的?”
贺东川父母那边也一样,但贺父贺母都有工作,而且资历深,工资都不低,老两口收入比他们小夫妻高多了,所以每次收到红包,贺母都会翻倍地买东西给他们寄过来。
        他们县城比市区离得还远,又没直达的车,期间要翻山越岭,靠两条
走一天一夜能到都算谢天谢地。
“没问题!”